萬裡長城為何千年不倒? 科學家終於找到原因了!原來全歸功於「它」~~

中國古代建築黏合劑發展史

考古發現,中國商代以前使用的建築黏合劑,主要是拌上草的黃泥漿,從周代開始逐漸被石灰取代。

到公元5世紀的南北朝,又開始流行由石灰、黏土和沙子組成的〝三合土〞。這三樣東西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,會互相黏合在一起,乾燥后堅固異常。三合土既可當黏合劑用,又能夯實用來直接修築城牆、陵墓等工程,其配方在千餘年間幾經改良,直到20世紀仍在使用。

一直到南北朝時期,古人發現了糯米在建築材料中的神奇功效,發明了糯米砂漿。

糯米是糯稻的籽粒,是中國南方的重要糧食,北方稱為〝江米〞。與普通稻米不同,糯米煮熟後會變成特別黏糊糊的一團,再脫水乾燥后又變得硬邦邦。或許古人正是從中得到了靈感,將糯米引入了建築業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糯米扮演的是〝黏合劑中的黏合劑〞。工匠們將糯米煮爛后,把漿汁倒入三合土和勻,製成灰漿。待其乾燥后,比純粹用水混合的三合土灰漿強度更大、韌性更好,還具備優良的防水性能。

用糯米灰漿黏合的磚石建築,結實耐久,堅固異常。泉州建於唐宋時期的多座古塔、古橋,挺過了7.5級大地震;建於明代的南京、西安、荊州古城牆,歷經600餘年仍巍然挺立;明代南京徐埔夫婦墓1978年被發掘時,鐵鏟、鋼釬、推土機、挖掘機都很難破開墓室。

宋元之後,糯米灰漿的使用愈發成熟。鼎鼎大名的北京故宮、明長城、承德避暑山莊、清東西陵、錢塘江海塘等明清工程,建造中都使用了糯米汁液與三合土調拌而成的灰漿來黏合磚石,數百年來仍大致保持完好。

福建土樓以堅實耐久而聞名,其中一些建造時就是在三合土中加入糯米漿與蛋清、紅糖等有機黏合劑,和勻後作為砌牆材料,建成后的牆體堅固如水泥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不過,糯米灰漿只能是典型的高檔奢侈品,一直沒能像泥漿、石灰漿一樣得到廣泛使用。

在〝民以食為天〞的中國古代,保證糧食生產以養活眾多人口,一直是社會的頭等大事。在農業產量有限、又屢受自然災害影響的條件下,不把寶貴的糯米給大家吃卻拿去蓋房,實在太浪費。因此,普通民房除了福建土樓之外,很少能用上糯米灰漿。就連明成祖遷都后修建的北京城牆,也沒使用糯米灰漿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上一頁

2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