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待「越管越逆反」的孩子 家長學會「剝洋蔥法」,比吼1000句都管用!

誰都喜歡乖乖的孩子,但是又有幾個能符合你心目中的「標準」?你眼中那些不乖的孩子,靠吼,是最沒用的!孩子就像洋蔥,你要一層一層來,剝開看看裡面的內核,你就會發現,他們是那麼純白乾淨!

我們總是習慣性地說「孩子不乖」:孩子吃飯的時候玩,說孩子不乖!孩子不想去幼稚園,說孩子不乖!孩子見到親戚朋友不願意打招呼,說孩子不乖!……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但實際上,沒有不乖的孩子,多得是我們對孩子內心想法的忽視。只有我們用心去傾聽孩子的聲音,和孩子一起剝開困擾孩子的真正原因——「洋蔥核」,才能讓孩子更無拘無束的快樂成長,擁有和諧的親子關係~

沒有不乖這回事

剛上完工作坊的小米突然有了個發現:「我兒子很喜歡自己小時候的衣服,新買的衣服都不喜歡穿,我剛剛突然想到了原因,因為我每次看他小時候的照片都會說你小時候好可愛啊……我一直沒發覺,原來他的小時候就成了所謂的『別人家的小孩』,我一直討厭『別人家的小孩怎麼怎麼好』的說法,原來我也在做這樣的事情。家裡牆上掛著兒子小時候的照片,所以我真的經常這樣說。」

 

成都有位媽媽苦惱於孩子一進超市就一定要刷卡買東西,在與我聊天的過程中,她突然想起,有一次當孩子拿著她的卡給售貨員刷時,旁邊有位奶奶把孩子猛誇了一頓,就是在那次之後,孩子才一進超市就要買東西的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杭州工作坊有位媽媽經過傾聽,發現孩子不去幼稚園的原因是感覺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了;不想穿某件衣服,原來是那件衣服穿上身會有刺痛感。

有位成都的媽媽發現,在奶奶把孩子的玩具強行送給其他小朋友後,孩子就變得不願意分享玩具了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有些孩子會對他人甚至是自己使用暴力,這些孩子通常都曾被暴力對待過。幾年前在北京的一次講座上,一位爸爸在課間休息時問我:「安心老師,我的孩子總是喜歡打自己。什麼辦法我都試過了,打也打了,罵也罵了,他還是會打自己。」我對這位爸爸說:「你若不能停止打他,他又怎麼能學會停止打自己呢?」這位爸爸當時眼眶就紅了,若有所思地道謝離開。

很多時候,孩子的某些行為,哪怕是父母認為不合理的行為,其實跟大人一樣,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。這些需求可能是安全感的需求,可能是生理需求,或其他需求。當然,也有可能是一種情滿而泄,由於壓抑的情緒導致了某些行為。而我們太容易掉進評判的習慣中,用好與不好或是乖與不乖來評判孩子。

 

在我看來,孩子沒有不乖這回事,也沒有所謂的行為偏差,有的只是我們還未瞭解的真相。而當我們說孩子不乖時,其實是帶著權威和不尊重的。我們的孩子不會說父母不乖,我們也很少說某個大人不乖,卻把這樣的字眼用在孩子身上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湯瑪斯·戈登博士說,「不乖」是父母的語言,與父母看待子女的傳統方式密切相關。當孩子的行為和父母的期待相違背時,父母就會說孩子「不乖」。

在湯瑪斯·戈登博士看來,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滿足需求。他認為,如果父母能夠採用以下原則對待孩子,對父母而言,家庭生活將會減少紛爭,對孩子而言,家庭生活也會更快樂。

原則一:孩子和成人一樣,有一些很重要的基本需求,而且他們也會努力不斷地做一些事情來滿足自己的需求。

 

原則二:孩子並不是不乖,他們的行為只是為了滿足一些重要需求而採取的行動。

湯瑪斯·戈登博士認為,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是合理的。沒有孩子不乖這回事,只有未被滿足的需求需要被看見;也沒有所謂的偏差行為,那是孩子愛的呼喚。

有多少時候,我們忽略了對孩子的尊重,孩子打碎一隻碗,可能得到的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責備,而如果是一位成人打破一隻碗,可能你只會輕聲說「小心哦」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孩子胃口不好,不想吃飯,通常我們都不允許,而換作大人則無所謂。甚至孩子想穿或不想穿某件衣服,都需要得到我們的允許。

 

孩子發表某個與我們不同的觀點,我們就啟動說教機制,如果是對成人,我們則有可能一笑置之。孩子的行為我們不接納,就給孩子貼上一個「不乖」的標籤,但我們極少會說某個大人「不乖」。尊重孩子,有時就只是簡單的不評判孩子,不把孩子當作不懂事的小孩看待。

只有這樣,才能為進一步傾聽孩子的心聲,幫助並引導孩子解決問題,打下基礎。

看到真正的「洋蔥核」

當孩子處在問題區時,我們可以通過傾聽孩子來協助孩子表達。傾聽的方式有基本傾聽和積極傾聽,P.E.T.經常使用的技巧是積極傾聽。積極傾聽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「剝洋蔥」,困擾孩子的真正原因就是「洋蔥核」。

我們通過傾聽,看到孩子最擔心的是什麼,瞭解了問題的核心,就可以一起來想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。這時候,孩子也會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方案。這就是「剝洋蔥」,通過傾聽孩子,從而發現真正困擾孩子的是什麼。而一旦孩子瞭解了真正困擾自己的是什麼,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,「怎麼辦」的答案也就自然浮現了。

 

還有一點要說明:不是任何時候都需要「剝洋蔥」,有時候對方只是被某個情緒困擾,未必需要「剝洋蔥」。

當孩子有什麼父母無法接受的行為發生時,父母最習慣的發問方式通常是「怎麼辦」,第一反應是怎樣阻止孩子的行為。這樣做治標不治本,如果不瞭解根本原因,孩子的某些行為還是會反復。

不要急著問怎麼辦,而是問發生了什麼,這個問更多時候指的是問父母自己。

 

有一次,我在微課裡分享了這個觀點,然後有了下面這段對話。

她:安心老師,我的兒子現在快18個月了,還不怎麼會說話,但是能聽懂我的話。最近兩周突然特別愛發脾氣,一點兒不順他的意就倒地打滾,出門和小朋友玩,激動起來就會抓小朋友的臉。我試過嚴肅地跟他說這樣不對,也試過溫柔地跟他說媽媽知道你很生氣、很激動,我們可以用別的方式去表達,但是都不奏效。請問,有什麼方式能有效地説明他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呢?

我:親愛的,就如你所描述的,孩子是突然有了這樣的狀況,這個時候不要急著告訴他什麼是對、什麼是錯,也不要想盡辦法試圖阻止他的這種行為,而要去好奇,發生什麼啦?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?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