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小時候越黏人的孩子,長大了怎麼反而越疏遠了呢?」「4個原因」導致孩子與父母日漸疏遠,中的趕緊改

「孩子越大越沒有意思了。小的時候多好玩,什麼話都和我說,現在可好,和大人就是沒話說。」

很多家長都會發現,原來那個喜歡跟在自己後面的小跟屁蟲,喜歡天天黏在自己身上的孩子,長大後反而和自己越走越遠,有時候甚至都說不上一句話。

著名哲學家Jeremy Bentham說過一句名言:「世上有兩種人,一種人把世界分為兩種人,另一種則沒有」。

世上有兩種父母,一種把孩子當「私人物品」,另一種則沒有。

最近看了一位已經回國的留美學生的回憶錄,裡面痛訴了父母從小對自己「過度關愛」,導致他患上情緒病,他不僅拉黑了跟父母的聯繫方式,並且已經12個農曆年沒回家……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今天,我們深度分析一下:小時候越黏人的孩子,長大了為什麼越跟父母疏遠呢?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:

01、不尊重孩子的思考和想法

心理學家艾瑞克·弗洛姆說,沒有尊重的愛是控制。

從艾裡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,2,3歲的孩子已經有 「自主感」的心理需求,具體地表現為「我要穿綠色的衣服,而不是藍色」,「我要穿跳跳虎的鞋子,而不是白色布鞋」

而孩子到了4,5歲,他們有 「主動感」的心理需求,具體地表現為「你讓我吃飯,我偏不「,」你讓我閱讀繪本,我偏要玩玩具熊「……當孩子到了6,7歲,便有了 「克服自卑感」的心理需求,當他們被嘲笑時會很受傷、備受挫折。

做父母的以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,但正是這個「為孩子好」,讓孩子吃盡了苦頭。

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,其實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了,那麼在一些事情上,尤其是當孩子犯錯的時候, 媽媽就不要太強硬和孩子溝通,甚至不問原因的指責孩子,那樣只能會讓孩子覺得媽媽不理解自己,會讓親子關係更加的疏遠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02、不會好好說話

有多少父母滿心是愛,卻也滿口都是傷害。——鹿媽不會好好說話是大多數家長的通病。

就像前段時間《人物》在《中國式「不好好說話」實錄》裡一針見血的指評:

明明可以溫和講述,卻總是反問;

明明是關心,說出來的卻是責備——

不好好說話,成了許多中國家庭的日常頑疾。

最可怕的是,我們在傷害中長大,卻又無意識又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,並通過代際傳遞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一代又一代。

蔡康永說: 「把說話練好,是最划算的事。」

在生活中,我們好好說話的物件,不僅僅是同事、領導和朋友,對待孩子,一樣要學會好好說話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