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千萬不要落入誤區,產生邪見!

有的人一學佛,就是一心想進入極樂世界。凈土被他們在心裡,將之理解為天堂,永遠享福,或者片面地將輪迴,理解為靈魂永遠不死,這也都是對佛教的誤解。

以上六種偏差,是從佛教所說的六煩惱而言。所謂六煩惱即: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不正見等六種根本煩惱。

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七、雜亂學佛,心無適主

 

有的人學佛比較雜亂,究其根源,一是知見不夠,對佛教義理缺乏理解,對自己的根器也不清楚,一是定力不夠,不能真正靜下心來參究佛理,更談不上實修實證、做功夫。

見到禪宗,覺得禪宗好;見到凈宗,覺得凈宗好;見到密宗,又覺得密宗好,什麼都想學,但什麼又都沒有認真去學。

對學理也一樣,囫圇吞棗,不求甚解,淺嘗輒止。學佛要真的有受用,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行法門,並一門深入。另外,雜亂學佛與廣學博究不是一回事。

 

八、散漫學佛,不能精進

 

有的人學佛比較散漫,散漫與雜亂不同的地方是,雜亂是找不到門路,而散亂則是提不起狀態,精神上懈怠、鬆弛、放逸,沒有「如少水魚」「如救頭燃」的迫切要求,因此平時學佛,只憑一時興趣,三天打魚,兩天曬網,寧願把時間花在無益的嬉戲之中,也不精勤向道,白白浪費光陰,所謂:得人身空過……如寶投水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普賢警眾偈云: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,如少水魚,斯有何樂?當勤精進,如救頭然,但念無常,慎勿放逸。

 

九、泥而不化,如犬逐塊

 

有的人學佛泥而不化,不知圓融、靈活地理解和運用佛法。

在上述四依與四不依中,如果說痴心學佛、迷信盲從的人容易出現依人不依法的偏差,那麼,泥而不化、如犬逐塊的人則容易出現其他三種偏差,即依不了義經、依語、依識。

具體說,即:執著於佛的方便之說,不明佛法究竟實義;執著於佛的個別文字、語言,不明佛法根本宗旨;或者不明佛法的真智慧,以人間情識為依,喜歡以凡情俗智,去度量佛法。

從另一個角度看,這些人的偏差,也就是佛教經常說的「如標月指」,只見指頭而不見指頭所指的月亮;亦如禪宗所說:如犬逐塊,狗只知去追逐土塊、石塊而不去追逐扔土塊、石塊的人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十、純為學術,買櫝還珠

 

有的人學佛純為學術,買櫝還珠。這與上述泥而不化,如犬逐塊頗有一些類似處,都有點本末倒置。

不可否認,他們的工作有不少積極的價值和意義。佛教學者中有的人對佛教義理,也有比較深入的了解,他們中還有的人對佛法有真知實證,則另當別論。

 

迴向文

文殊師利勇猛智,普賢慧行亦復然

我今迴向諸善根,隨彼一切常修學

三世諸佛所稱嘆,如是最勝諸大願

我今迴向諸善根,為得普賢殊勝行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上一頁

2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