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師「解夢」:你為什麼會做夢?夢究竟是什麼?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    一、夢的意義

 

  佛學上說「夢」是什麼東西?佛學謂一切眾生有八種識:一、眼識,二、耳識,三、鼻識,四、舌識,五、身識,六、意識,七、末那識,八、阿賴耶識。夢既不是前五識,也不是末那及阿賴耶兩識,乃是第六意識在睡眠時的心心所相應活動,這種活動就是夢。所以夢是睡眠相應的第六意識心心所,而與他識無關。

 

  在第六意識有有漏無漏之分,在諸佛聖人的意識是無漏的,在平常人類的意識是有漏的。有漏之意識,又有五俱及獨行之分;五俱意識是眼識乃至身識之五官感覺之一,與第六意識同起的作用,此在醒時才有,如見色、聞聲等。獨行意識乃離開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官感覺之後,單獨構成的。但獨行意識的範圍亦甚寬大,又分三位:

 

  一、清醒的時候,心力分散而非集中統一的為散位獨行意識;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  二、經過修定工夫而增加許多超越的力量,為定位獨行意識;

 

  三、夢時前五識不起現行,唯是第六意識之分別現憶,為夢位獨行意識。而不稱為睡眠意識者,因平常所謂睡眠,只是指血液的休息狀態,而夢是睡眠時的意識現起活動,此可知夢是第六意識在睡眠中現出來的。有了夢位意識的見分相分同時現起,就是有夢了。

 

  二、睡眠心所

 

  夢是在睡眠中演成的。要知道夢是什麼,兼要知道睡眠。通常所謂睡眠,是生理的;而佛典所謂睡眠心所,則是心理的。成唯識論云:「眠謂睡眠,令身不自在昧略為性,障觀為業」。「謂睡眠位身不自在,心極惡劣,一門轉故。昧簡在定,略別寤時,令顯睡眠非無體用,有無心位假立此名,如余蓋纏心相應故」。睡眠心所,乃第六意識作用之一,謂意識心理作用與定心所合作,則成定位意識;與睡眠心所共起活動,就成為夢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  三、夢的來源

 

  睡眠不定就成為夢。佛典善見律說夢的來源有四種,大智度論、毗婆娑論說有五種,內容所講大同小異。今用毗婆娑論的五種:

 

  第一種、是由「諸病」

 

  即身體上四大不調發生出來的病態,如身體在冷則夢水,身體感暖則夢火,即由生理關係而生夢。

 

  第二種,是由「思惟」

 

  即心理有所希求,因感情和思想的不安寧就生夢,略同前心理說中的觀念復起及想像二說。

 

  第三種,是由「曾更」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