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分鐘看明白猶太教、基督教、伊斯蘭教這三大宗教的關係

 

猶太教與基督教、伊斯蘭教的關係,相信大部分讀者都有所耳聞,不過裡面具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,可能還缺乏總體的認識。

維繫猶太民族的精神力量是猶太教。猶太教和基督教、伊斯蘭教被稱為世界三大一神教,都起源於中東,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發展都受到了古老的猶太教的影響。因此,猶太教也被一些人稱為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兩個較年輕的宗教的「母親宗教」。

猶太教與基督教

1

基督教直接來源於猶太教,它是從猶太教中的一個新宗派發展而來的。

公元1世紀,當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一再遭到羅馬帝國的鎮壓而失望痛苦時,在加利利地區的猶太教徒中出現了一個教派,叫作「拿撒勒派」。

 

開始時,他們沒有獨立的教義,基本上襲用了猶太教的經典《希伯來聖經》,只不過對其作了一些新的解釋。由於他們對羅馬統治者和猶太教上層持強烈的敵視態度,這個派別中有許多人受到迫害,被從猶太會堂中趕了出來。後來,這些人逐漸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新教派,最終發展成了基督教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相傳,基督教是由加利利地區的一個猶太人耶穌創立的。他自幼深受猶太教的影響,後來在猶太教的基礎上形成了新的宗教思想。耶穌在傳播新教義時,引起了羅馬總督的仇視,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。

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耶穌

基督教發展到了後來,有了自己的經典《新約聖經》,也有自己獨立的基督教會,這樣它就同猶太教完全分離了。由於基督教派生於猶太教,與猶太教有著如此密切的淵源關係,所以恩格斯也曾說過:「基督教是猶太教的私生子。」

基督教的《聖經》是由《舊約》和《新約》兩部分組成的。

所謂《舊約》,就是猶太人的《希伯來聖經》,是猶太人與上帝訂立的約法。基督教繼承了這部經典,但又說由於猶太人「沒有恆心守約」,這部經典已經成了過去的約法,故稱之為《舊約》。基督教徒稱,後來上帝與人又重新訂立了一個新的約章,由耶穌作為保證人,內容是基督教徒遵從上帝的約法和啟示,上帝則保護基督教徒。由於這是新訂立的約法,故被稱為《新約》。

基督教的主要教義之一「原罪說」,就是來自猶太教中的亞當、夏娃的故事。《舊約•創世記》中說,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是上帝在創世的第六天,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的。他們原居住在伊甸樂園,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。后夏娃受魔鬼引誘,不聽上帝的命令,偷吃了智慧果,因此觸怒了上帝,亞當和夏娃被逐出樂園,降罰到塵世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基督教把這種罪說成是人類世代相傳的罪,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有罪,是一種「原罪」,只有信仰上帝和基督,實行戒欲和苦修來贖罪,才能使自己的靈魂得到拯救。

基督教中最核心的信仰「三位一體」的上帝,也完全是來自猶太教的教義。猶太教認為,世界和宇宙存在一種超自然和超社會的神秘力量,這就是上帝耶和華。

《舊約》稱耶和華是至高無上、全能全知、無所不在、創造萬物天地的唯一真神,是宇宙萬物的最高主宰。只不過在基督教的教義里,上帝是由聖父、聖子、聖靈三個部分構成的。聖父就是在天上的耶和華。聖子為耶穌基督,受耶和華派遣降臨人世,以自己的流血犧牲來拯救人世的苦難。聖靈是上帝與人的中介,啟發人的智慧和信仰,使人棄惡從善。

基督教不僅完全繼承了猶太教的上帝概念,而且也繼承了猶太教中的「救世主」信仰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猶太人亡國之後,飽受苦難,他們相信上帝將會派一位「彌賽亞」來拯救他們,並將復興猶太國家。「彌賽亞」是希伯來文「受膏者」的意思,因為古代猶太人在封立君王時,要在受封者額上塗以膏油。

基督教徒接受了彌賽亞的觀念,他們稱耶穌就是人們盼望的彌賽亞(在希臘文中「彌賽亞」叫作「基督」)。但是,他們認為這位彌賽亞不僅僅只是猶太人的拯救者,而是全人類的救世主,不管是不是猶太人,只要信仰耶穌,皆可獲得救贖。

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基督徒重走耶穌受苦之路

猶太教反對基督教稱耶穌是救世主,認為他只不過是當時諸多宗教派別的領導者之一,更不同意說耶穌是上帝之子,不同意把他神化。而基督教卻在《新約聖經》的《馬太福音》和《路加福音》中稱,耶穌就是猶太先知們所預言的救世主。《福音書》中還寫道,正是由於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猶大的出賣,才使耶穌遭到了羅馬人的毒手,以此來影射攻擊猶太人。

由於存在著這些分歧和鬥爭,雙方漸漸分道揚鑣,最後成為了兩種不同的、相互獨立的宗教。

猶太教與伊斯蘭教

2

根據伊斯蘭教的傳說,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也是亞伯拉罕(阿拉伯人稱為易卜拉欣)的後代。

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年近五十還沒生育,亞伯拉罕便娶婢女夏甲為妾。夏甲生下了兒子以實瑪利(阿拉伯人稱為易斯馬儀)。但後來撒拉也生了一個兒子,叫作以撒。這樣,撒拉對夏甲母子便深懷嫉妒,多次逼亞伯拉罕把夏甲母子趕出家門。亞伯拉罕無奈,只好把他們母子二人送到遠離家鄉的阿拉伯半島麥加地區,給母子二人留下一些乾糧和水后,就匆匆返回去了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