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叫「濕疹」,說明體內濕氣重,廢水多,如何將水代謝很重要!

孔最穴:前臂掌面拇指一線,肘橫紋下2寸(3指寬)

魚際穴:第一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

人體是複雜的整體,貌似孤立的局部問題,可能是多臟器的問題。

中醫所講的膀胱是人體第一道屏障,主表,它也與水的代謝有關。在肌表發生的異常紅色疹子也可能與膀胱有關,因此我們還要疏通膀胱經的易堵塞穴位。

膀胱經的易堵塞穴位是崑崙穴、承山穴、合陽穴、委中穴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崑崙穴:足外踝尖與跟腱連線中點偏下方骨頭上緣

承山穴:腓腸肌兩肌腹之間凹陷的頂端處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委中穴:膝蓋後方的腘窩中點

合陽穴:委中穴下2寸(三指寬)

易堵塞穴位可以每次按揉兩分鐘,每天三次,堅持三天,痛感會下降。

疏通脾經、肺經的時候,您可能發現濕疹發生的位置,有人在小腿內側,剛好是脾經的線路,有人在手掌大魚際附近,這是肺經的易堵塞穴位。

「經脈所過,主治所及」,通過古人對人體解剖結構的認知,我們更應該堅定信心,把相應經絡疏通。

為什麼現代人水濕很重?這與過分飲水有關。有濕疹的朋友,一定要遵循「不渴不飲」的原則,讓體內攝入的水能夠合理地吸收,避免超負荷加重身體臟器的負擔,畢竟物無美惡,過則為災。

我有一個網路課學員,小腿內側和大拇指有濕疹,夏天尤為嚴重,為了利水化濕,她每天都要喝一瓶「赤小豆薏苡仁水」,可是病情依舊嚴重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我讓她把薏苡仁和赤小豆熬得濃濃的,每天喝幾湯匙就好。另外教她疏通脾經、肺經、膀胱經的易堵塞穴位。開始她只是半信半疑地去操作,沒想到半個月後,困擾她多年的濕疹居然消失了。

遇到問題,相信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,自己動手實踐一下,也許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上一頁

2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