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學後別催孩子寫作業,先做好這5件事,讓孩子寫作業更有效率

 

 

前幾日看到一則新聞讓人哭笑不得:

五胞胎小升初,爸爸強烈要求將5個孩子分到5個班級,防止在一起太淘氣,寫作業互相抄襲。

這位爸爸可能沒吃過輔導作業的苦,才認為這樣的安排靠譜。 開學的時候有多普天同慶,輔導作業的時候就有多懷疑人生。

開學兩周了,不止是孩子,陪讀的家長也面臨很多挑戰。

這兩天留言板瞬間熱鬧起來,總結起來就是5個字: 作!業!寫!不!完!

不少家長說作業太多了,總要寫好晚才行。好奇之下,和幾個家長詳聊一番, 才發現不是作業多,而是寫作業過程太......漫......長!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眾多家長都在「投訴」孩子這幾種情況:

孩子寫作業不主動,催都催不動。 東張西望,作業不專心,磨磨蹭蹭耗時間,怎麼催都沒用。 不會獨立思考,遇到問題就停下來不動了。 孩子湊合應付,作業完成萬事大吉,家長每天查改的過程特別痛苦......

我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,也都總是束手無策乾著急。我以前遇一位家長,他家每天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就像是在打仗,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時: 嘴巴不閑,手不閑,各種暴躁抓狂。

孩子每寫一字,每做一題,家長就開始嘰裡呱啦,叨個沒完:

「這一撇咋就這麼難看?」「用橡皮別那麼大勁」「頭抬起來……」孩子題做錯了,張口就是:「腦子去哪了,都不想的?」「剛才怎麼跟你講的,是不是傻?」「又錯,你怎麼不想好再寫」

看到孩子寫字不端正,火氣噌噌往上冒,搶過作業本,不管三七二十一擦掉,接著怒吼: 「馬上給我重寫!」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孩子稍稍停頓,就開始凶: 「現在幾點啦,你想拖到什麼時候……」

真是應了家長群裡調侃的那句話:不寫作業時,母慈子孝,連摟帶抱;一寫作業,雞飛狗跳,嗚嗷喊叫……

如果家長盯著孩子寫作業,孩子與家長都出現「精神分裂」狀態, 那麼家長的「陪」要麼是弄巧成拙,要麼是多此一舉。

換位思考一下,我們就可以理解。 想一下平時我們做事情,為什麼會拖延,多數情況下是因為我們覺得這個事情不容易,還有是不喜歡。當孩子從開始對寫作業有種不得不做的情緒,那他怎麼能好好地去完成?

孩子本身年紀小,專注力就會弱一些,家長一直坐旁邊盯著,不斷打擾,無形給孩子添了不少「堵」。再加之間歇性即興咆哮,孩子整個寫作業過程是非常不愉快且處於壓迫和恐懼感中,就更難集中注意力,作出正確的判斷了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所以說, 父母這種監工式的陪寫作業,只會使孩子喪失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,這樣一來不僅孩子的作業無法完成好, 而且其學習成績也會下降。

「做作業」的必備條件

想要孩子能乖乖的寫作業,首先家長要給他營造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,齊全的學習用品,這樣就能幫他解決做作業時的「後顧之憂」。

其次要讓他提前準備好「作業計畫本」,也就是根據不同學科,分條記錄好老師每天佈置的作業,一方面能避免他漏寫作業,另一方面在完成的作業後面打鉤,能增加他的自信心。

最後就是要給他準備一個「糾錯本」,把暫時不會的問題和錯題記錄下來,便於今後複習和反思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