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剎那間流露出慈悲的那個當下,你就是觀世音

那些對地獄的描述,血腥可怖甚至還畫成了壁畫,你會在寺廟的牆上看到,這些都屬於善巧方便。我並不是說在佛教里不承認地獄,我也不是說在寺廟的牆上畫上地獄圖,只是為了把人們嚇跑,或者嚇得人們不敢去做某些事情,這樣他們就會成為佛教徒。地獄確實存在,它存在於哪裡呢?就在你坐的那張椅子上,當你變得嗔恨,那裡就是地獄。 

 

正如你所知道的,在佛教中我們談到有六道,但它們並非存在於外部,而是存在於你的內心。不過如果你希望外在存在著六道,我想我們也可以那樣去解釋。即使僅是一日之中,六道的情形都會在一個人的生活里出現。早上,當你起床,你感覺到頭暈眼花、不清醒,那就是畜牲道的體驗;然後你經過一番淋浴、打扮,颳了鬍子****,梳洗之後你感覺很好,你開始覺得得意、驕傲,這是天人道的體驗。這時你走出家門,卻看到迎面走來一個比你還要英俊的男人,羨慕、嫉妒生起了,這是阿修羅的體驗。當你去到你的辦公室,同事、老闆在嘲笑你、侮辱你,你大為火光,這就是地獄的體驗。或者其中有一位同事是你所喜歡的男子或女子,你希望能和他/她在一起,貪慾生起了,這是人道的體驗。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而就像我剛才所說,如果你真的認為六道一定是存在於外部的,我們也可以對此進行解釋。我會說,像中東的伊斯蘭國家、巴基斯坦等就有點像是阿修羅道:總是處在嫉妒、戰爭、衝突和妒忌之中。而像非洲的很多地方,年復一年、代復一代地都處於饑饉、貧困、飢荒之中,那就是餓鬼道。 

 

而另一些地方例如猶他州、美國的中西部,那裡的人們認為那兒就是整個世界的所在。你知道嗎,那裡有一些美國籃球賽,其實只是美國國內州與州之間的比賽,他們竟然管那叫「世界聯賽」。同樣的,如果你去看CNN電視台或者聽福克斯電台,他們所報道全都是關於美國的新聞,那就是最好的,他們認為美國方式就是最好的。那些美國的****們,例如喬治·布希總是試圖大量地向其他人灌輸美國的價值觀,讓人們都認同那就是最好的方式。這些人是多麼地以他們的體系為傲,也許那就是天人道。但是當我說「天人道」的時候,並不意味著那就是完美的,依照佛法的觀點,天人道仍然有著它的苦,因為天人道基本上是驕傲的副產品。而你是知道的,當我們越驕傲,就越容易受到攻擊,我們的驕傲會帶來傷害。很多時候,正如我們所了解到的,僅僅是一、兩個住在山洞裡的人就能把美國人的驕傲粉碎了。諸如此類的事情非常多。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 

8  

 

而當我們說到天堂、佛土,我們有相關的繪畫、塑像,我們對於阿彌陀佛的凈土有著完整的描述,所有這一切,都是一種象徵。阿彌陀佛的凈土到底在哪裡?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否認有天堂,否認有阿彌陀佛凈土的存在,我們並沒有這樣說。只是,它在哪裡呢?它就在你正坐著的那張椅子上,那就是我們所找尋的解脫所在。我們並不是要尋找一種真實存在的、外在的天堂。基本上解脫是指從迷惑中解脫,從二元分別中解脫。 

 

那麼,如果這樣的解脫是你們所需要的,我們就必須認真地遵循我們所選擇的道。而所有佛陀所教授的修行之道都是非常棒的,它們都有辦法令眾生獲得解脫。修行之道有很多,不僅僅是只有佛法而已,世界上有著很多不同的道,肯定同樣是不錯的,你不能說唯有佛法才是最好的。尤其我必須要告訴你們的就是:作為一個佛教徒,我們並沒有責任要令全世界的人都成為佛教徒,我們應該祈禱併發願令一切眾生成佛,而非成為佛教徒。因為做佛教徒也有可能做得很糟糕,那為什麼要做佛教徒呢。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佛陀所教授的道始終有著其獨特的地方,是什麼令佛法的修行之道如此獨特呢——佛教之道的組成部分有二:智慧與方法,或者說智慧與善巧方便,而在這裡我們也可以說是:智慧與慈悲。雖然當我說「智慧與慈悲」時聽上去像是兩樣東西,實際上它們是一回事,不過是兩個不同的面向罷了,特別是對於我們現在要講的這個儀軌而言。所以我們把這個儀軌或修法叫做:大悲心與大手印的雙運。在這裡的「大手印」當然指的是「智慧」。 

 

如同過往的佛法大師們所說的:如果修行之道缺少了其中之一——可能你的修行充滿了智慧但是沒有慈悲或者善巧方便,那就不是一條好的修行之道,同樣地,富有善巧方便卻沒有智慧,也不是好的修行。如果你想要成為佛教徒,知道這一點尤為重要。佛法修行中的一切行為、方法,都應該具備智慧與方便。例如,為什麼這位尼師會把她的頭髮剃掉了呢?是因為佛陀對頭髮有偏見?還是佛陀對毛髮過敏?又或者這關乎出家人的行為與道德——剃髮是一件有道德的事,因為如果她能夠如此正確地去做就會令佛陀高興,如果不是的話,佛陀就會不高興而會懲罰她嗎?等等的問題,是你們要去思考的。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我們為什麼要供花?難道是因為佛陀對花朵有偏好嗎?難道他會像我們一樣的喜歡食物嗎?所以你看,剃掉頭髮是一種善巧方便,供花也是一種善巧方便,但一定要伴隨著智慧,否則的話這種種的方便或者做法就變成了只是教條、宗教形式,只是一種精神上的行為規則。 

 

 

9  

 

到底為什麼要剃髮?這其中蘊涵的智慧是:我們了知我們的生命是無常的。智慧,是了知真相的心,而真相就是,生命無常。因此沒有必要去想一切都是恆常的,認為一切都會恆常其實是錯誤的。事實上,甚至認為我們會活很長時間都是錯的,還記得先前提到的那「一千年」嗎?所以,我們都應該有這樣的智慧,了解生命的無常。但就像我今天早上所說的,我們很難一直持有這樣的智慧,因為我們會忘記。為什麼會忘記呢?因為所有的洗髮水廣告都在不停的告訴你,一把長發能令你看上去健康、年輕、長生不老,諸如此類。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做一個佛教徒真的很不容易吧!因為你要和成千上百萬的廣告公司對抗,而他們的唯一目的就是要令你相信,你會活上一千年。例如那些保險公司,還記得嗎?你們有沒有想過「保險」這個詞?在這個世界上,沒有什麼東西是保險的,完全沒有,所有的一切都將遭遇瓦解,但我們仍然有保險公司的存在,多麼奇異!人們總是嘲笑我們這些修行人,說你們修行人,都是些迷信、騙人的人,可有時候我想,那些保險公司才是最大的騙子呢! 

 

但是我並不是說你不應該去買保險,當然你應該去買。你看,如果在今天這個時代,你不買保險,那就是我所說的:缺乏善巧。你應該為你的一切買上保險,如果可能的話,連你的腳趾頭也買上,為什麼不呢?如果詹尼弗·洛佩茨能為她的屁股買保險,為什麼你的腳趾頭不能買?但是一定要知道——從善巧的方面你應該買保險——但你一定要知道,不管怎麼樣,或遲或早,這一切都不會持續,沒有什麼會永遠存在,這是我所說的:智慧。所以結合智慧與方便,是的,你應該要買保險,買保險將會變成一件很有趣的事情,就像給屁股買保險,真的,我說的是真事,從報紙上讀到的,這很有趣不是嗎? 

 

所以你看,佛法的道,每一條道都有著它的智慧與方便。剃掉頭髮是方便,這裡面的智慧在於:通過這一方便可以提醒你「無常」,可以喚醒你的出離心,等等。因此,每一種道都必須有這兩者(智慧與方便)。供花、供燈、供香,都一樣!例如供花,當你獻供時,我們是在捨棄,在奉獻。而當我們獻出什麼的時候,這種奉獻是在對治我們的自我。自我就是對那些你故意要獻出的東西的執著。不管怎麼樣,類似的行為例如供花,都是一種善巧方便,是為了讓我們認識到無自性,這就是智慧的所在。 

 

10  

 

智慧與善巧方便的雙運是非常重要的,一旦其中的一方面失去了,一旦你只抓住了其中的一個,修道就會變得非常的危險。一旦——這正是我所擔心的——一旦佛教徒忘記了智慧,而過分地強調方法,哦,佛法將會變成教條主義!不過有時候我想,可能這樣還更好,事實上人們熱愛教條主義。人們喜歡某些規章制度,誰在乎什麼智慧!智慧太晦澀太無聊了,我們想要規章制度,我們需要有懲罰,我們需要有獎賞! 

 

我可以告訴大家,我很有信心,如果我能對佛教來一番改革,只強調規則、制度、方法,例如強調凡是佛教徒必須穿襪子,凡是佛教徒都必須一生去一次菩提迦耶,佛教徒絕對不能吃雞肉,諸如此類,有著非常清晰的界定但卻是沒有智慧的,我相信一夜之間就會多幾百萬的佛教徒,佛教人口將會激增。只在一夜之間!因為人們熱愛這些!當然人們也熱衷於討論個人的權利、自由,但是在內心深處卻是熱愛規則與制度的,人們熱愛各種的體系。還記得之前討論的嗎?人們不希望從原有的體系中出離。因為人們缺乏安全感,而當你隸屬於某個體系的時候,你才能感到舒適,你需要置身於某個俱樂部。就像是佛教徒俱樂部,或者某個你所屬的俱樂部。然後,以該俱樂部之名,為了這個俱樂部的利益,哪怕你要粉身碎骨又何妨,你會發展出這樣的所謂忠誠。 

 

可一旦我們說到智慧,一切都將被撕碎,這就是為什麼佛教徒總是很困惑,我們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,我們不能真的去說:嘿,你最好這樣做,不然的話空性會生氣的!這就讓人糊塗了,佛教的道路是多麼的讓人困惑啊。一會兒喇嘛說,哦,去供花吧,那樣做會很有功德,一會兒喇嘛又說了:不過啊,如果你供花的時候老想著要比別人強,那就不好了,那其實屬於惡業,甚至你供的花越多,越糟糕。修道中非二元的一面,或者說智慧,只會讓那些酷愛體系、酷愛規則與制度的人更困惑,對於他們來說,這太難理解了。 

 

你知道嗎?在佛教里,我們並沒有婚禮的儀式。也許你可以請喇嘛為婚禮作加持,他們會念念咒、說一些吉祥的祝福,但其實在經論里佛陀並沒有規定什麼正式的、像律儀一樣的婚禮儀式。那是因為,如果有的話,如果是一個如法的儀式的話,那將會非常滑稽。那會是像,當新郎、新娘即將交換戒指的時候,依照正確的佛教方式,主婚者必須要說:「嗯,順便一提的是,其實你們倆最終一定會分開的,就算不離婚,死亡也會把你們分開。」諸如此類的話,反正就是一定要把真相說出來。這樣的話,誰會想要參加這樣的婚禮啊!我們不會說:哦,你們會永永遠遠的快樂下去,我們沒有這樣的辭彙。事實上,在佛教里倒是有很多葬禮的儀式。因為那才是真實的。好,現在我們會過去,看著那具屍體,那死者的身體,然後想,同樣的事情也一定會在我身上發生的,諸如此類。所以說智慧,就是了知真相,而真相是讓人痛苦的,真相往往是我們所不喜歡的。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11  

 

但我要強調,為了建立一個道,一個好的、恰當的、正確的道,你必須要懂得雙運,智慧與慈悲的雙運,智慧與方便的雙運。我還要說的是——再多的強調都不為過——不要被方式、方法帶偏離了而忘記了智慧。例如,觀世音真的有四隻手臂嗎?當你正在觀想前面的兩隻手,就可能已經忘記了第三、第四隻,你感到很受挫敗。你看著照片或者佛像,然後把自己觀想成那個樣子,所有這些都只是善巧方便而已。但如果你忘記了其中的智慧所在,你會瘋掉的。如果你忘記了智慧而過於關心技巧、方法,例如多少只手啊之類的,這些真的會讓你瘋掉的。 

 

我很肯定,我們之中有很多人,當我們把自己自觀為觀音菩薩時,我們是把自己想成那一尊棕色的銅像了,是嗎?這時候就會發現,我們的心真的很滑稽。當這尊佛像放置在佛龕里、桌子上,被鮮花圍繞著的時候,它看起來很漂亮,但是想象一下,如果我們之中有一個人真的變成了這個樣子——眼睛一眨不眨,完全凝固著,像個機器人,後面還舉著兩隻手走在路上,你都不知道該怎麼對待這個人才好!你真的會想要和這個人約會嗎?我認為不!我看你會連睡都睡不著!看到了嗎?這就是缺乏智慧而太過強調方式、方法的結果。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那麼在這例子裡面,智慧是什麼呢?就像我昨天所說的,佛陀曾經在《金剛經》里親自說道: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」。佛陀是不會為形相所限的,既不是兩臂、也不是四臂。但那也不是說,佛是無形的,像是鬼魂或者幽靈一樣,形相完全不被否定。那麼我們在這邊談的形相,是指什麼呢?在這個儀軌中就有清晰的表述:如同水中月影。就像是你在鏡子中的那張臉,鏡中的映像。全然的顯現,一切都在那裡。你有兩臂,鏡中人也就有兩臂,不論你身上有什麼,當你去看鏡子,那裡也都有。但是那一切真的在鏡子裡面嗎?不!阿哈,再一次地,智慧與方便要相結合,這也是為什麼智慧與慈悲的雙運是如此的重要。而我們要教授的這一個儀軌,甚至在標題里,就已經說明了這一點。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好了,所以,我們已經談到了生命的無常,談到了應該如何希求解脫,也談到了我們的價值體系。那麼如果你非常看重觀世音菩薩,如果你開始發現——哪怕僅是發現了一點點——事實上世俗的生活並非那麼有價值,就像那位薩度(苦行僧)所發現的那樣。其實也不必那位薩度一樣,哪怕僅僅是在每天有那麼一、兩次,你會想到世俗的生活也不是那麼有意義,我們就應該開始修行了。但現在,我們要問了,我們真的可以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從事修行這件事嗎?尤其是在一開始的時候。為什麼說我們缺乏幫助呢?因為總是存在著太多相反的力量,還記得那些廣告公司嗎?他們總是在試圖向我們兜售些什麼,我們會被攻陷,所以說在修行的路上有著太多太多的障礙,幫助卻太少太少,實際上我們大部分人,根本就是無助的。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那一股將我們拽入世俗生活的力量是很強大的,而讓你意識到你終究會死去的力量卻非常非常的弱小,就算你可以在電視里看到每天都有人被殺,每天都有人死去,你卻仍然無所領悟!因此,我們需要幫助,這就是為什麼儀軌通常都是以「皈依」開始的。我們向我們的皈依處尋求依怙,這樣他們就會給予我們保護,從今直至證悟。 

 

皈依,好的,我們接受皈依,所以我們的皈依處、依怙主將會護念我們。在這一個儀軌裡面,最重要的是,要皈依上師,因為他或她是一切諸佛菩薩的化身,上師是十方一切諸佛身、語、意、功德、事業的化身,上師是一切教法的來源,是一切僧伽的主導,因此我們皈依上師。 

 

12  

現在,我們來談一下上師。這裡的上師,他是誰?是不是有一家上師工廠能夠向我們供應上師?那裡的人他的職業就是上師,我們去到他們那裡就好像去找一位律師?就像找律師一樣,當你需要律師了,你就去找他,當你需要上師,你就去找一位上師,是這樣嗎?為了了解上師的含義,你需要先了解佛性的含義。除非你能了解一點,哪怕只是一點,關於佛性的內涵,否則「上師」這個概念會讓你很迷惑。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所以要先了解什麼是佛性,我們昨天有談到一點點,還記得嗎,個本自具足的觀世音,你的真正本性就是觀世音,或者當你在一剎那間流露出慈悲的那個當下,你就是觀世音。觀世音一直在那裡,不增不減。那我們到底有什麼問題呢?既然(觀世音)一直在哪裡。他被包裹起來了,那個本具的觀世音是被包裹著的。(多多註:這時候仁波切拿起了一個茶杯蓋,和一塊黃布。)你看,這(杯蓋)就像是本具的觀世音,它被各種幻相、妄想所包裹著。但是由於我們的功德,內在本具的觀世音,他的光芒有時候會泄漏出來,但很快的又消失了,被貪、嗔、痴等等的又包裹了起來。但是偶爾,還是會再次泄漏。記得那些時刻嗎?毫無條件的、毫無理由的,我們會對根本不相識的人流露出真誠的感覺、理解和慈悲,那些就是佛性的泄漏。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對於一般人來說,這些佛性的「泄漏」,就像是慈心與悲心,但是往往稍縱即逝。但對於我們之中一些比較幸運的人而言,某一刻的佛性泄漏,當它泄出,當它萌現時,那佛性的光芒,會被反射,投射出一個人,一個上師,上師就是那樣來的。有時候很多人,他們的蔽障之上會有更多的小孔,從這邊泄漏出的光芒,投射出一個上師,從另外一個小孔呢,可能投射出的是觀世音,可能是四臂的,可能是女相的,不知道,也許還騎著魚。 

 

然後我們就會想,啊,這就是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!就好像,你覺得那就是你的楷模。如此種種在鼓舞著你,你開始覺得,啊,這正是我所想要成為的人,我想追隨他,我想皈依他,我想讓他剪下一小撮我的頭髮,等等。基本上,這些都是你自己佛性的反射,你是被在自己的反射所鼓舞著。如果同一個人,如果不是因為佛性的投射,即使你是在看著同一個上師,你也可能會想他也許是個小偷。你知道嗎,如果不是因為你的功德或者虔誠,即使是面對同一個人,你可能就不會奉他為上師,而僅僅是把他當作一個陌生人而已。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為什麼這麼說?你看,我們知道有那麼多的偉大上師,我們對他們充滿虔誠,但是當他們四齣弘法時,有很多人都在路上見到了他們,卻不能直接得到太大的利益,因為這些人他們的佛性沒有泄漏。記得提婆達多嗎?釋迦牟尼佛的堂弟,他跟隨佛陀到每一個地方,但他從來沒有喜歡過佛陀。好,在這裡休息一下,二十分鐘。 

傳遞是積善,功德無量!

 頂禮盡虛空一切諸佛菩薩

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

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上一頁

2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